生物物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
作者: LD乐动体育官方欢迎您的加入 文章来源: LD乐动体育官方欢迎您的加入 点击数: 更新日期: 2016-05-11
北京林业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
生物物理学(071011)
Biophysics
(一)学科简介
生物物理学科隶属生物学二级学科。2005年由本校生物学科与物理学科的导师共同创建。学科现有导师10人,其中教授3人,副教授7人;学科拥有生物物理实验室,配备有Unispec光谱仪、TPS200光合系统、WCQ-2000-2显微操作系统、3K30高速微量冷冻离心机、AKTA高压液相仪、体式显微镜、系统显微镜、Q20差示扫描量热仪、FLUCK红外热像仪、KESELLY-2000电位计、WD4005低温实验箱等多台仪器,供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。
学科在立足于生物物理学基本问题研究的同时,侧重于与林业科研相关问题的探讨,致力于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、植物生理的物理过程、生物信息检测与处理、光与植物生理生态等方向的研究,目光瞄准国际前沿,其主要研究方向与国际接轨。学科主持和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及面上基金项目、“863”子课题、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、国家科技支撑(原国家科技攻关)、国家行业科研专项、国家转基因专项等多项科研项目;参加了如美国植物生理学家协会年会,国际晶体学大会等多个学术会议。发表论文百余篇,其中多篇论文被SCI、EI收录。本学科培养主要从事生物物理及其相关学科的基础研究、技术支撑及其应用等方面的硕士研究生。
(二)培养目标
培养学生具有比较坚实的生物学与物理学基础知识,掌握生物学、物理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,能够理解与生物学相关的物理学前沿问题,具有比较丰富的现代生物学基础。掌握与生物物理学相关的现代实验技术并了解其发展动态,具备适应新技术发展的能力。通过一定的科研实践,完成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训练,使学生具备基本的科学研究、应用外语等方面的能力。培养学术型并能同时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。
(三)培养方式
采取导师负责制、导师组联合指导等方式培养研究生。
(四)学习年限
学制为3年。在校学习年限最长年限为4年。修业年限期满,未毕业者按自动退学处理。
(五)学科(研究)方向
1.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
2.植物生理的物理过程
3.光与植物生理生态
4.生物信息检测与处理应用
(六)学分要求与课程、必修环节设置
本学科总学分要求为28学分,包括课程学习23学分和必修环节5学分。
1. 课程设置
本学科课程学习的学分要求为23学分,其中学位课学分要求为16学分,课程学习原则上要求在第1学年之内完成。具体课程设置如下:
类别 |
序号 |
课程名称 |
学时 |
学分 |
开课学期 |
考核方式 |
备注 | |
学位课 |
公共课 |
[1] |
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|
36 |
2 |
秋季 春季 |
考试 |
|
[2] |
自然辩证法概论 |
18 |
1 |
秋季 春季 |
考试 |
任选 1门,建议选择《自然辩证法》 | ||
[3] |
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|
18 |
1 |
秋季 春季 |
考试 | |||
[4] |
硕士生第一外国语 |
64 |
4 |
秋季 |
考试 |
| ||
专业课 |
[5] |
当代物理 |
32 |
2 |
秋季 |
论文 |
| |
[6] |
生物物理Ⅰ(侧重生物) |
32 |
2 |
秋季 |
论文考试 |
| ||
[7] |
生物物理Ⅱ(侧重物理) |
32 |
2 |
春季 |
考试论文 |
| ||
[8] |
生物物理专题实验 |
32 |
2 |
秋季 |
实验报告 |
| ||
[9] |
生物物理专题讲座 |
16 |
1 |
秋季 |
论文 |
| ||
选修课 |
方向选修课 |
[10] |
植物生理生态 |
32 |
2 |
秋季 |
|
|
[11] |
高级植物生理学 |
32 |
2 |
秋季 |
|
| ||
[12] |
仪器分析(II) |
48 |
3 |
秋季 |
|
| ||
[13] |
分子生物学 |
32 |
2 |
秋季 |
|
| ||
[14] |
高级森林生态学 |
32 |
2 |
秋季 |
|
| ||
[15] |
生态学数据分析—R语言 |
16 |
1 |
秋季 |
|
| ||
[16] |
生物学进展 |
16 |
1 |
秋季 |
|
| ||
[17] |
农林信息化案例研究 |
32 |
2 |
秋季 |
|
| ||
[18] |
现代林业信息技术 |
32 |
2 |
秋季 |
|
| ||
公共选修课 |
[19] |
多元统计分析 |
48 |
3 |
春季 |
|
| |
[20] |
积分变换与数理方程 |
48 |
3 |
春季 |
|
| ||
[21] |
数值分析 |
32 |
2 |
春季 |
|
| ||
补修课 |
[23] |
植物学 |
32 |
2 |
|
|
| |
[24] |
生态学 |
32 |
2 |
|
|
|
2. 培养环节
(1)培养计划
培养学生具有比较坚实的生物学与物理学基础知识,掌握生物学、物理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,能够理解与生物学相关的物理学前沿问题,具有比较丰富的现代生物学基础。掌握与生物物理学相关的现代实验技术并了解其发展动态,具备适应新技术发展的能力。通过一定的科研实践,完成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训练,使学生具备基本的科学研究、应用外语等方面的能力。
(2)学术研讨与报告(2学分)
学术研讨贯穿于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,研究小组或学科定期组织学术研讨活动,每生每期至少在研讨活动上做一次专题报告;同时,研究生须积极参加与本学科专业相关的学术会议报告及讲座。该环节经导师考核通过后,记2学分。
(3)开题报告(1学分)
硕士生开题报告应在导师指导下,在查阅文献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,最晚于入学后第三学期结束前完成。开题报告书应首先获导师认可通过,并在举行开题报告会前一周送交考核小组成员审阅后方可参加开题。开题报告应由考核小组进行论证,开题报告通过者,以书面形式交至所在学院审批后备案。具体要求按《北京林业大学关于学术型研究生开题报告的规定(修订)》执行。开题报告通过后计1学分。开题报告未通过者,在一定时间内(两次开题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三个月)重新开题,2次不能通过者,则学籍自动顺延一年;顺延期满仍未重新开题或第3次开题未通过者,按退学处理。
(4)中期考核
学科统一组织硕士生研究进展中期考核,考核通过者继续研究工作,未通过者积极调整或修改研究方案。
(5)实践训练(2学分)
通过参与课题研究、承担助教、社会调查等形式完成科研实践、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工作,每学年实践结束,研究生须提交一份书面报告,经导师考核认定合格后,计2学分。
(七)学位论文或毕业论文
硕士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及必修环节,完成学位论文,达到学位论文要求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,且达到《北京林业大学关于博士、硕士研究生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暂行规定》,以第一作者、责任作者同时为北京林业大学第一署名单位,发表核心期刊论文一篇,可以授予硕士学位;硕士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及必修环节,但未达到学位申请要求,可提交毕业论文并通过毕业论文答辩,准予毕业。
(八)其他要求
无
(九)学位类型
学位论文按照北京林业大学有关规定组织送审和答辩,经答辩委员会审查通过,并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批准后,可授予理学硕士学位。